2025年6月29日晚
苏超第五轮迎来焦点之战
南通队主场迎战宿迁队
最终以4:0完胜对手
成为联赛中唯一保持全胜的球队
当晚,超过两万名观众涌入南通足球训练中心海门基地的看台,身着红色战衣的南通球迷挥舞着旌旗和助威棒,让整座球场成为激情燃烧的红色海洋。
这场胜利,不仅属于南通队员,也属于每一位南通市民,尤其是那些在赛事背后为城市发展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们。
有激情,更有温度
精彩的赛事背后
体现的是一座城市的
赛事服务水平与文明程度
由于“苏超”赛事火爆,本场比赛门票“一票难求”,售票平台数据显示,三轮抢票累计有110.4万人次参与。为满足广大无缘现场的球迷,南通精心打造“全域观赛”体系——从环西文化广场到滨江体育公园等34处户外大屏直播点同步转播比赛,并融入啤酒、美食、演出等嘉年华元素,让全城变成共享足球盛宴的舞台。
交通组织方面,南通公安、交通等部门提前制定了观赛出行攻略,在南通火车站、汽车站等重要枢纽开通直达赛场的免费公交专线。赛场周边则规划5处临时接驳点,提供约6000个停车位,并投入110辆公交免费接驳车及10辆应急接驳车接送球迷,构建起覆盖9个站点的立体交通网络,确保观众迅速、有序进出场馆。此外,赛事当日南通地铁1号线和2号线运营时间均延长至午夜24点,方便球迷赛后返程。
为确保赛事安全,南通、海门两地共出动1900多人,全警动员,全域保障,并动态、科学布防安保力量,确保突发情况迅速响应、高效处置。此外,智能安检门等前端感知设备高效运转,筑牢安全“智慧防线”。消防、医疗也全力配合,共同织就立体安全网络。
800多名志愿者,共同构成了南通主场最靓丽的风景线,赛前赛后、场内场外,处处可见他们专业而热情的身影,他们不是主角,却撑起了主场;不是焦点,却让城市更有温度。
这些穿着志愿马甲的普通人,都是“莫文隋”精神的传承者。1995年,匿名捐助学生的“莫文隋”感动全城,三十年时光流转,这份涓滴善意已成长为由两百多万江海志愿者构成的澎湃大潮。他们不仅活跃在苏超赛场,更散布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,构成了这座城市的温暖底色。
有实惠,更有烟火气
“苏超”点燃了竞技热情
也为城市消费注入了新动能
借助“苏超”巨大的品牌效应,南通文旅部门主动作为,联合旅行社、自驾游协会推出“跟着苏超游南通”系列线路。赛事尚未开哨,城市已然迎客。宿迁球迷夜游濠河、品鉴美食,苏N大巴驶入狼山国家森林公园,在山水之间感受“主客一体”的轻松氛围。
围绕“食宿行游购娱”六大要素,南通多措并举,推出涵盖景区门票、交通出行、餐饮住宿、文创产品的全面优惠政策。全市420余家商户、超80家商场、300多家酒店餐饮门店参与优惠联动,从大型商业综合体到人气餐饮品牌,从非遗文创到潮流周边,纷纷上线球迷专属福利。消费券满减、折扣叠加、到店赠礼,多元让利举措让球迷“吃得香、住得好、买得值”。
线下消费旺,线上观赛火。本场比赛,通过央视频、新华社、江苏卫视等25家媒体平台现场直播,为无法亲临现场的观众提供了多元观看渠道,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南通广电直播矩阵线上总观赛人数近三百万,进一步扩大了赛事影响力和关注度。
数据显示,南通主场比赛日共接待游客73.57万人次,实现旅游消费4.2亿元,相较于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4.5%、52.3%;全市重点监测住餐企业当周实现营收564.6万元、环比上周增长25.6%,客流量3.1万人次、环比上周增长22.1%。事实证明,“苏超”点燃的不仅是竞技激情,更是一座城市的消费活力和文化潜力。
有实力,更有潜力
主场内外的繁荣图景
是南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
近年来,南通紧抓长三角一体化机遇,依托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,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。2024年,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21.9亿元,同比增长6.2%,在全国“万亿俱乐部”城市中增速排名第二。
2025年,南通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,聚焦打造面向科技前沿的现代工业名城,大力实施产业能级提升、科创人才引领、扩大有效投入、海洋产业壮大等十大行动。力争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,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。
如果说经济是一座城市的筋骨,那么教育,则是它涌动的血脉。
“中国教育看江苏,江苏教育看南通。”熟悉教育口的人,都知道这句话的含金量。
南通的教育,不在于出了多少文理状元,而在于令人咋舌的高水平全域均衡。没有“超级名校”,但强校遍布城乡,全市43所公办普通高中,有八成以上评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;城乡之间、校际之间差距较小,不少城区家长甚至愿意把孩子送到县镇就读。这种“广铺面,稳输出”的教育生态,使得每年有大批南通学子考入名校、各领域人才辈出。
文能育人,武能强市。南通“双线并进”,用时间换空间,用耐心筑地基,稳步走出了自己的发展模式,这与南通在苏超赛场的抢眼表现异曲同工。
百多年前,张謇先生实业兴城,为南通打下教育和产业根基,也塑造了南通沉稳、奋斗的城市品格。今日的南通,在体育赛场上拼搏进取,在经济发展上实干争先,在教育领域均衡普惠,在城市营销中务实有度,它用自己的方式向世人证明:脚踏实地,不走捷径,方能行稳致远。